【社情民意﹒专刊6】:“黟企来协商” 助力“一改两为”走深走实
在深入推进“一改两为”专题民主监督行动中,黟县政协以“黟企来协商”工作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广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协商活动、为企优环境服务活动、营商环境民主监督活动,以品牌建设推进作风领域民主监督,献策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一改两为”走深走实。
沉入一线,倾听委员建议。 开展政协委员大走访活动,以企业委员为主要走访对象,由政协班子成员带队,分组深入园区企业及各乡镇,与委员们开展谈心交流,征求委员们对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县政协工作的
意见建议,收集委员问题建议50余条,根据不同问题属性,分类整理报送相关部门和乡镇。结合走访情况,开展微监督活动,召开为企优环境协商座谈3次,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与政协委员、企业面对面座谈,答疑解惑,安排科经商局、农商行等4家单位在座谈会上解读相关政策,增进职能部门与委员、企业间的沟通联系。
畅通渠道,顶格为企服务。建立联系委员企业制度,由政协班子成员包保联系51家委员企业,每季度对包保企业遍访一次,了解企业动态、发展需求,收集问题意见建议。今年来包保企业反馈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企业周边环境建设等问题及诉求事项27项,帮助沟通协调解决22项,落实推进中5项。开展主席接待日活动,规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主席接待日,并在政府网站、政协网站提前进行公告,安排主席和各副主席坐班,接待委员和企业、群众来访,积极做好来访问题的回应。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委员群众3批次,反应问题4件,并都给予满意答复。
强化监督,献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推进营商环境民主监督。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组织打造系列重点提案,确定《关于请求大力扶持实体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改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议》等5项营商环境相关内容类提案,由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聚焦全县经济发展热点,认真选题谋划,确定了园区+管委会运营模式、乡村运营试点、物流产业发展、酒产业发展、徽菜产业发展等10项内容,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和调研等监督活动。发挥社情民意监督作用,从7月份开始恢复《黟县社情民意》期刊,编辑简报信息5期14篇,被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次和分管领导批示12次,相关建议被县直部门、乡镇采纳。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考评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委员对各职能部门服务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强化对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将政协工作窗口向一线前移,推进委员工作室和乡镇委员工作站建设,相继在县经开区、工商联、文旅体局、县电商中心等建立4个委员工作室,6月份完成全县8个乡镇委员工作站全覆盖。加强对委员工作室牵头人、乡镇政协召集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引导政协委员聚焦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县域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问题提出微建议,开展微监督。
(县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