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专刊6】:关于建设清代女词人吴藻故居纪念馆的建议
名人故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展示徽州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加大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吴藻,(约1799~1862年),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蘋香,号玉岑子,祖籍黟县塔川村协里。据《民国黟县四志》《杭州府志》《安徽人物大辞典》《西冷闺咏》《两般秋雨盫随笔》《然脂余韵》《履园丛话》《中国戏曲概论》)《中国女性文学史话》《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历代妇女著作考》等资料记述:藻幼颖慧,好读诗词,及长,嫁钱塘平望村许振清为妻,年十九而寡,矢志守节。曾以钱塘诗人陈文述为师,学诗作赋,善弹琴,工词曲,精绘事,性豪放。与纳兰性德并称为清代两大词人。尝以身列巾帼为恨,小影作男子装,自制杂剧《乔影》等,曾“被之管弦”,一时传唱遍及大江南北。道光十七年(1837年),吴藻迁居南湖,题古杭城南湖玉照堂旧址之所为“香南雪北庐”,与著名女词人汪端(宏村人)在南湖一起“论道甚契”。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读骚图曲》《花帘书屋诗》等。
吴藻于文艺,诗词曲皆能。她出众的文学成就,让当时许多文学名家惊叹不止,时有“夙世书仙”“天赋之才”“前生学士,今生美人”之誉。吴藻无论艺术成就还是文坛影响,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中堪称奇迹,且倍受推崇的是她个性解放,她的文字和话语闪现出女性灵性的光辉。后人把她看成是可以与《漱玉词》作者并垂不朽的奇才。与她同时的女性词人,也自觉把她看成是自己时代女性词的标准和榜样。
吴藻故居坐落在宏村镇塔川村协里组,建筑主题结构较保存较为完好,作为我县文化历史的证物,承载和保存了清代徽州文化建筑物的特征,留存了古徽州的历史文化记忆,有很高的文物、史学和文旅价值。建议有关部门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将吴藻故居与现住户整体统一规划保护,尽可能地共同修缮和恢复还原吴藻故居的建筑风格,建成“吴藻纪念馆”,充分挖掘历史名人资源, 陈列其珍贵的历史遗迹,通过图片、文字及视频等方式对吴藻的生平事迹进行生动的介绍,既能起到文化传承作用,又能成为我县旅游的一大亮点, 成为诗词达人、文学爱好者和广大游客的目的地。
(宏村镇政协委员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