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专刊6】:关于高度重视防治福寿螺危害的建议
漳河是黟县城的母亲河,今年在城区河段出现了大量的福寿螺产卵现象,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防治措施。
福寿螺1981年引入中国,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食性广食量大,喜食农作物,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成年的福寿螺寄生虫多达6000多条,极易在人畜身上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会引起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与建议:
人工防治:消灭越冬螺源、阻断传播、人工捕杀、人工诱杀等。
化学防治:蜗狙颗粒剂、杀螺颗粒剂、杀螺胺可湿性粉剂、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化学防治易造成污染水质和土壤,建议慎用。
生物防治:养鸭食螺等。
(县政协委员 汪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