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专刊3】:关于政务新媒体运用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新媒体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作为一种快速、便捷、有效的媒体传播方式在文旅宣传、信息传播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政务新媒体也不仅仅局限在“两微一端”,包括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也逐渐向政务领域靠拢,成为政务宣传、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政务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运营效率不高。全县目前共有政务新媒体账号32个,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共18家,涵盖了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5个。经调查发现,很多平台存在发布数量少、长期不更新、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2022年,我县由网信办牵头,对全县政务新媒体进行了摸排清理,共清理“僵尸”账号7个。
二是投入力度不够。各单位在人力财力上,用于新媒体的投入略显不足。以文旅为例,黟县文旅体局下属“两微一抖”3个政务新媒体,仅由1人兼职日常运维。新媒体编辑人才缺乏,导致微信微博原创度较差,特色性、趣味性不足,外语宣传内容缺乏,在区县同类平台中的辨识度不高,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
三是网民互动较少。当前县内的政务新媒体,在内容产出上,以单位时政类报道内容占比偏多,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网友的互动性和网友的关注点。平台互动次数和级别不高,导致政务新媒体增粉困难,粉丝粘度不够。
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高平台的互动性和政策引导能力。特别要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发力,提高平台的整体质量。
二是强化政务属性。政务新媒体,应集城市形象宣传、政务信息公开、权威政策发布及网名的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身,在内容选择、栏目设置、表现手法等方面要深入思考。
三是突出内容特色。根据网民乐于接受的传播手法及不同平台的特点,产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内容,让平台栏目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增加平台的关注度,并真正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
四是加强维护管理。明确专人管护,建立信息员队伍,做到平台内容新颖,信息发布及时,可看性强。
(县政协委员 吴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