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专刊4】:关于加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防控的建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引起,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俗称“蜱虫病”。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今年来,我县多处发现蜱虫活动踪迹,发生多起蜱虫叮咬造成“发热伴”病例。当前我县“发热伴”防控工作存在以下难点:一是群众对“发热伴”缺乏认识;二是群众个人防护意识不足;三是农村居民生病不及时就医,特别是农忙季节;四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发热伴”诊断能力有所欠缺。
为进一步做好“发热伴”防控工作,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县卫生健康系统联合县融媒体部门、各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多形式的宣传,让防控知识家喻户晓,提高野外防护能力。如拍摄防护知识短片,让群众对蜱虫外观、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有更直观的了解。
2、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断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死亡病例。建议组织医务人员到安医附院、安医二附院感染科等医疗机构进修。
3、疾控机构加强监测,及时发出预警。
4、对监测到蜱虫活动地区进行环境治理。
(政协委员 张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