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专刊7】:关于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将“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与老旧小区改造、全县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紧密结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因地施策,充分利用城区边角地、拆改腾退空间、闲置地块等建成临时性或永久性停车场,有效的改善了城区居民停车环境,方便了居民生活。
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机动车保有量持续迅猛增长,给小区停车特别是一些早期建设的商品房小区居民停车造成较大困扰。此类小区较近年来新建小区,停车位规划较少,且无地下停车场等设施;较更早建立的老旧小区,楼宇分布更为密集,住户体量更大。因此,停车难、乱停车的情况犹为突出。
一是存在安全隐患。小区的干道停车、路口停车等现象普遍,对居民出行安全、消防安全等造成隐患。
二是不文明停车现象滋生。因停车位不足,居民为图方便,出现私设停车桩、以凳占位等情况。一些车主随意将车开到草坪等绿化带上,将原本平整的草坪破坏得泥泞不堪。
三是车位合理利用不够。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等乱停乱放抢占机动车位现象时有发生。因车库门前被占,或是车库周边车辆挡道,导致一些业主车库无法正常使用,造成车库资源浪费。
鉴于以上情况,就小区停车难问题提以下建议:
1.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职能部门加强对物业的培训引导,督促物业部门切实履行小区停车管理职责。制止和杜绝不文明停车、乱停车、占车位、堵门停车等行为,确保小区车位应用尽用,确保重要路口、主干道通畅无阻。
2.因地制宜,合理优化。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行动等政策,因地制宜,合理优化小区停车位,逐步缓解停车位紧张问题。如将小区内每幢楼房前后及道路边的部分草坪、灌木丛,改建成常绿树下的停车位;结合电瓶车整治等,统一设立电瓶车、三轮车停放区,让车位与机动车。
3.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区、包保单位、网格员、业主委员会等作用,加强对居民规范停车的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停车的良好风气。
(政协办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