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的通知
县政协委员、各专门委员会,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和应尽义务。为认真做好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切实提升提案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提案在人民政协履职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政协黟县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规定,现就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新时代新征程黟县高质量发展履职建言
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提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聚焦我县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名县、工业强县、创新活县、开放兴县“五大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引领区、生态文明样板区、文化繁荣模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四区建设”,建成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主题主线,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我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二、树牢精品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高提案质量
提案者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更加重视提案质量,按照“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导向,精心选题,深入调研,认真准备。在提出提案前,应注意了解过去相关提案及提案办理情况,对已办结且有较好办理成效或多年重复提出无新意的提案,应避免重复提出。提案要直入主题、言简意赅、言之有物、言之有据、逻辑清晰,不讲套话、空话。提案反映的情况要准确,坚持不调查研究不提提案的原则,分析问题要深入,把问题说清说透,建议要具体可行,应针对问题逐一提出,坚持做到切口小、道理硬、靶向准。
三、发挥特色优势,充分协商酝酿,积极提交集体提案
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和各参加单位要进一步发挥特色和优势,在提高提案质量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提交高质量集体提案,专委会对所属委员、各单位对本单位委员提案要提出质量要求。鼓励政协专门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界别和委员小组(或联组)在全体会议期间专门研究、充分酝酿提出本专委、党派、团体、界别和小组(或联组)的集体提案,鼓励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将日常调研、视察、会议等协商议政工作的成果转化为提案。
四、提交提案的具体要求和方式
(一)格式规范。提案的案由(标题)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一般采用“关于……的提案(建议)”的格式。提案要一事一案,主题突出,避免“一案多事”。每件提案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提交提案时写明提案者的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以便提案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及时联系沟通。
(二)避免重复。联名提案、集体提案要有发起人、第一提案人或负责人署名,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凡是为政协专门委员会、党派团体、界别、小组(或联组)执笔撰写集体提案的委员,提交集体提案后,不再以自己或他人名义提交相同内容的提案。
(三)提交方式。本次征集提交纸质提案,同时提交电子提案。县政协提案委联系人:余洪峰,电话5526021,联系邮箱363386503@qq.com。
五、提案不予立案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案,不予立案:
(一)违反宪法和法律法规的;
(二)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
(三)超出我县管辖范围的;
(四)中共党员对党内有关组织、人事安排等方面有意见的;
(五)民主党派成员反映本组织内部问题的;
(六)进入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程序或者行政复议、仲裁程序的;
(七)属于学术研讨的;
(八)为本人或其亲属解决个人问题的;
(九)宣传、推介具体作品、产品的;
(十)指名举报的;
(十一)涉及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审查和调查的涉嫌违法违纪问题的;
(十二)内容空泛、没有具体建议的;
(十三)内容存在抄袭、杜撰或炒作话题行为的;
(十四)其他不宜立案的。
黟县政协办公室
2022年11月14日
附:提案选题参考目录
附件
提案选题参考目录
(仅供参考,可自主命题)
1、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建议;
2、关于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切实抓好重点民生实事方面的建议;
3、关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建议;
4、关于助推智能制造、数字创意、大健康、绿色食品和徽派古建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
5、关于健全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建设与运行体制,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亩均效益方面的建议;
6、关于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引进重点招商项目和关键急需人才方面的建议;
7、关于健全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重点项目谋划、落地、实施等方面的建议;
8、关于加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
9、关于充分挖掘乡贤名人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建议;
10、关于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打造“最干净城市”,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方面的建议;
11、关于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建议;
12、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建议;
13、关于关注解决城乡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问题方面的建议;
14、关于城乡环境整治、容貌提升和绿化美化方面的建议;
15、关于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方面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方面的建议;
16、关于推进社会精细化管理创新,强化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有效融合方面的建议;
17、关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壮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方面的建议;
18、关于深入实施“五微”行动,创新乡村建设运营机制,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
19、关于推进三产融合,加大“五黑”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议;
20、关于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
21、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竹产业、徽菜产业等优势传统产业方面的建议;
22、关于进一步营造尊重、支持、关心关爱企业家成长、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方面的建议;
23、关于推进商贸物流、科技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建议;
24、关于加强金融业创新发展方面的建议;
25、关于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议;
26、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惠民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等方面的建议;
27、关于“大黄山”背景下,进一步整合全县优质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的建议;
28、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建议;
29、关于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医疗保险和救治水平方面的建议;
30、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面的建议;
31、关于加大老旧小区改造,解决小区物业管理、公共服务、住宅修缮等涉及群众安居切身利益问题方面的建议;
32、关于前瞻布局5G、区块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建议;
33、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的建议;
34、关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方面的建议;
35、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方面的建议;
36、关于解决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方面的建议;
37、关于发展县城及重点镇夜间经济方面的建议;
38、关于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的建议;
39、关于深化医共体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延的建议;
40、关于发挥民主协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建议。